2025年中国公民申请新加坡PR完整指南
Slide
Resources
Your Ultimate Resource Hub for Singapore Immigration

Browse through our library of informative resources to stay informed and inspired

2025年中国公民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全攻略

2 月 27 日, 2025 年

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亚洲国家,不仅在经济、科技、医疗与教育等多个领域表现出色,同时也是全球移民者心中的理想之地。对于中国公民而言,新加坡以其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全的生活氛围、优越的公共服务和亲近的地缘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寻求海外发展机会的个体与家庭。

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简称PR)身份为在新加坡长期生活、工作的外国人提供了稳定保障,是迈向新加坡国籍的重要一步。本文将为您详尽解析中国公民申请新加坡PR的最新流程、申请条件、审批难度与挑战应对策略,并依据截至2025年的官方政策提供实用指南。

 

一、六大主要PR申请类别

根据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官方分类,中国公民可通过以下六种身份申请PR:

1. 新加坡公民或PR的配偶

此类申请者需提供婚姻真实性证明,例如结婚证书、共同生活记录和子女出生证明等。若夫妻共同育有孩子,并长期生活于本地,则更容易获批。

2. 新加坡公民或PR的未婚子女(21岁以下)

必须是在合法婚姻中出生或经合法收养的子女。若子女在新加坡完成教育,将更具优势。

3. 新加坡公民的年迈父母

需提交担保资料,证明申请人有能力为父母提供长期照顾和经济支持,包括住所安排与医疗保险。

4. 在新加坡求学的外国学生

须已在本地居住超过两年,并通过至少一项国家考试(如PSLE、GCE O/A Levels)或就读综合课程(IP)。

5. 持就业准证的外国专业人士

最常见类别。需提交稳定收入、在职证明与税单等材料。中高级技能人才、科技与工程类从业者更受青睐。

6. 全球投资者计划(GIP)下的外国投资人

通过经济发展局(EDB)渠道申请。2024年起投资门槛提升至1000万至2500万新币不等,并需满足雇佣要求。

二、PR申请流程详解(2025年最新版本)

一旦确定符合申请资格,中国公民即可通过电子永久居民申请系统(e-PR)提交申请。整个流程目前完全线上化,不再接受纸质材料。以下为您逐步解析从准备到提交、再到等待结果的全过程:

 

步骤一:资格评估与资料规划

在正式申请前,建议申请人先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可参考ICA官网列明的六大申请类别、当前收入与工作状态、家庭成员结构及在新加坡的居住记录等。

如对自身情况把握不大,可借助第三方移民评估服务,判断是否“时机已到”,或者建议先行提升某些关键条件(如收入、税务记录、居住时长等)再申请。

步骤二:准备必备文件

以下是常见且必须提交的文件(所有中文文件均须附英文翻译和/或公证):

  • 护照首页扫描件(申请人及配偶/子女) 
  • 有效准证(EP、S Pass、Student Pass等) 
  • 最近6个月工资单 
  • 最近3年IRAS报税单 
  • CPF供款记录(如有) 
  • 学历证书与成绩单 
  • 婚姻证明(如适用) 
  • 子女出生证明(如适用) 
  • 个人照片(白底护照尺寸) 
  • 若有雇主,可由雇主在e-PR系统填写工作情况(取代旧版Annex A) 

注意: 每项文件建议命名清晰,格式建议为PDF或JPEG,并保持分辨率清晰。

步骤三:注册ICA账号与填写e-PR申请

申请人需通过ICA e-Services官网注册Singpass账户,并进入**“Apply for PR”**模块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包括:

  • 个人背景(国籍、婚姻状况、教育、就业记录) 
  • 家庭成员资料(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 
  • 居住历史与海外经历 
  • 当前在新加坡的就业与住址 

系统具有保存功能,可在多个阶段填写,不需一次完成。

更新亮点(2024年后):

  • 雇主不再需签署纸质Annex A,而是通过系统填写雇佣信息 
  • 可同步申请LTVP(长期探访准证) 
  • 需申报家庭成员外国人身份证(FIN)及国籍、就业背景 

步骤四:在线支付申请费用

所有申请在提交前需支付S$100不可退还的申请费,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

  • Visa/MasterCard 信用卡 
  • NETS 或eNETS电子付款 

如申请获批,后续还需支付以下费用:

  • 入境许可费:S$20 
  • 再入境许可证(REP):S$50 
  • PR身份证制卡费:S$50 

步骤五:正式提交申请与收据生成

系统将自动生成申请编号和电子确认函。申请人应将该编号妥善保存,并可随时登录e-PR系统追踪状态。

确认函PDF中包含所有已上传文件列表,可用于后续参考或补充。

步骤六:等待ICA审查

PR审批通常需要6至9个月。如遇高峰期(例如毕业季、年中人事变动高发期),个别案件可能需等待至12个月。若申请信息复杂、家庭成员较多或涉及跨国背景,处理期可能拉长。

请注意:

  • ICA不会提供个案审批进度查询 
  • ICA不会告知具体被拒理由 
  • 所有结果将通过注册邮箱或Singpass通知 

步骤七:获批后安排与蓝卡领取

一旦申请获批,申请人需:

  1. 预约体检(政府指定诊所) 
  2. 准备照片与体检报告 
  3. 前往ICA领取蓝色身份证(PR IC) 
  4. 启动再入境许可证(REP) 

从批准到最终领取IC的流程,通常在1–2个月内完成。

 

三、申请难易度与成功率分析

根据2023年新加坡政府数据,当年PR批准总数为34,491人。大部分成功申请者年龄集中在21至40岁之间,且81.3%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数据显示教育背景、经济能力与年龄段仍是核心考量。

尽管新加坡并未公布各国申请者的通过率,但中国公民若具备下列条件,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 稳定且良好的职业发展 
  • 中高收入与持续纳税记录 
  • 已在本地成家或教育子女 
  • 有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记录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1. 竞争激烈

PR名额有限,申请人数却逐年增加。尤其是在金融、科技与医疗等核心领域竞争最为激烈。

应对建议: 提前布局职业路径,确保专业领域与新加坡人才需求匹配。

2. 财务能力要求高

ICA希望申请人具备自力更生能力,故需提供详细收入与资产证明。

应对建议: 提供完整CPF缴纳记录、家庭支出规划和财务储蓄信息。

3. 社会融入程度需证明

ICA鼓励申请人扎根新加坡。非工作因素亦成为考量点,如参与社群服务、是否积极学习新加坡语言与文化等。

应对建议: 可提交参与志愿活动的证明、儿童教育安排、居住证明等。

4. 背景与安全审查严格

任何资料虚假、税务或犯罪记录都可能直接导致申请失败。

应对建议: 保证材料真实、完整;若有历史争议,应如实说明并提供合理解释。

 

五、常见获批路径:哪些更受欢迎?

高技能就业人士

尤其是在政府鼓励发展的行业(如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医疗)内工作的专业人士。

家庭团聚

已有亲属为公民或PR者可获优先考虑。儿童教育安排、共同生活年限可作为评估参考。

GIP投资申请

适合高净值家庭。2024年起必须设立公司并雇佣至少30名本地员工,方具申请资格。

六、结语:早规划,才有胜算

中国公民申请新加坡PR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不仅是一纸申请,更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社会责任与本地承诺的全面考核。政策日趋精细,审核标准不断提升,只有提前准备、持续贡献与积极融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果您对自身条件没有信心,或希望让申请更具策略性,寻求专业移民机构协助将极大提高成功概率。无论是评估、材料准备、模拟问答还是后续入籍规划,我们都能为您定制最合适的移民路径。

现在就联系我们,开启您的PR申请之旅,迈向更稳定的新加坡生活

Share Article
Talk to us.
Talk to us.
Talk to us.
Talk to us.
Talk to us.

Please share with us some details about your needs,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
订阅我们的每月新闻通讯
立即订阅并获取我们的最新更新、新闻和更多信息!